close
是該針對「委曲求全」解釋一下。
仔細想想,我其實是這樣子長大的。
諮商理論上到TA溝通分析治療時,還記得自我狀態的五大類別嗎?
CP批判式父母、AP撫育式父母、A成人、FC自由兒童、AC適應性兒童。
然後每個人畫了一張自我圖。
雖然很主觀,但是我的AC值是五項當中最高的。
莉竹老師最後的結論是:
不要壓抑已經有的,而是多去使用缺乏的。
就像國小常聽到的五育並重,這五項人格狀態也應該讓他們均衡發展一下。
我知道自己的AC很嚴重。
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,甚至連我媽咪都覺得我心機很重。
以前一直以來的想法,就是自己可以遷就,如果可以讓彼此都和氣的話就無所謂。
可是我真的太天真,是誰說過一定要我的同情還是我的自作多情。
自以為委屈自己成就他人,有時候其實會變成別人的負擔。
而我最近是深深體認到這種尷尬的情況發生。
我以為這麼做最對彼此最好,事實上對方不一定也這麼認為。
相信身旁的人,有觀察我的應該都不難發現我的這個缺點。
頌賢老師其實不只一次提過我這方面的個性,他也鼓勵我不要一直壓抑自己。
姿伶老師也說,你要多聽聽自己的聲音,他想說什麼。
怡蓉老師也是,她說我應該多和別人溝通,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富邦更直接了,他說以後社會上,委曲求全根本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。
明明也提醒我要懂得獨立思考。
我不會再委曲求全了,是給自己的一個提醒。
其實比較好的,應該用正面的說法。
我要活出自己。
我會記得獨立思考。
我會更勇敢的表現自己。
我要重視自己的價值。
我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
我會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我想要活的更鮮明。
是的,沒錯。
全站熱搜